青海新聞網(wǎng)·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從城東市集的煙火氣到沈那遺址的古羌歡歌,從拉脊山巔的紅歌合唱到北川夜空的璀璨煙花,2025年國慶中秋期間的青海省西寧市,處處涌動著民族團結的暖流,各族群眾以節(jié)為媒,在文體活動中交融情感,在景區(qū)暢游中凝聚共識,共同描繪出“中華民族一家親”的生動圖景。
舌尖與指尖的民族交響
“剛出爐的青海大月餅要嘗嘗不?還有撒拉族的油香呢!”10月1日的下南關街人頭攢動,城東區(qū)“月滿華誕·情聚南關”中秋團圓集市上,回族攤主馬占祥的吆喝聲混著各式美食香氣在街巷彌漫。這個集市以“同心筑夢·石榴花開”為核心篇章,把民族團結的暖意融進了市井煙火里。
不遠處的手工編織區(qū),袖子上繡著特色紋樣的藏族阿姨手把手教游客編藏式掛飾,“你看這結要拉緊,像咱們各民族的心一樣。”最熱鬧的當屬民族服飾快閃秀,當撒拉族的青色坎肩、藏族的金邊藏袍、土族的七彩袖擺同時出現(xiàn)在街頭,圍觀人群中響起的掌聲蓋過了街市喧囂,大家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“美美與共”的瞬間。
文化根脈上的同心印記
10月2日清晨的拉脊山巔,海拔近4000米的觀景臺已聚集了各族游客,當?shù)谝豢|陽光刺破云海,身著保安族服飾的馬曉燕率先唱起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緊接著,漢族、藏族、回族游客紛紛加入合唱,歌聲在山谷間回蕩。“在這樣的地方一起唱紅歌,感覺咱們的心離得特別近。”來自海南州的藏族小伙才讓東周說。
同日午后的沈那遺址公園,“古羌守藝人”非遺展正熱鬧開場。繡娘王小琴的展位前圍滿了人,她手里的羌繡手帕上,牡丹與格;y樣交相輝映。“這是我特意設計的,就像各民族文化湊在一起才好看。”她邊說邊教回族姑娘馬玉梅穿針引線。不遠處的空地上,藏族姑娘正帶著各族游客跳鍋莊舞,裙擺飛揚間,分不清誰是本地人誰是外來客。
湟中區(qū)的慕容古寨則辦起了傳統(tǒng)祭月儀式,漢族老大爺趙建邦端出剛烤好的月餅,分給身邊的藏族鄰居拉毛:“你嘗嘗,比去年的還香?”拉毛笑著回贈酩餾酒:“這是我自家釀的,配月餅正好。”在塔爾寺景區(qū)的宗喀驛街區(qū),一場即興的“花兒”演唱突然響起,回族歌手的高亢唱腔剛落,就有游客接上了下句,引來陣陣喝彩。
北川不夜城的夜晚更是熱鬧非凡,巡游隊伍里,身著不同民族服飾的演員向路邊觀眾揮手致意。當主題煙花在夜空綻放時,正在青唐花街逛夜市的各族群眾同時舉起手機,定格這璀璨瞬間。
民生期盼中的共筑夢想
“這款車的后備箱夠大,能裝下我們?nèi)依松降膸づ窈湾佋睿?rdquo;10月2日的西寧晚報“十一”車展上,來自大通的土族大叔李占元正和銷售顧問討價還價。他身后,妻子抱著穿撒拉族服飾的小侄女,正好奇地觸摸展車的中控屏。
本屆車展新能源車型占比達45%,成為各族群眾的關注焦點。鴻蒙智行展臺前,回族市民冶先生剛體驗完自動泊車就當場下單:“以后帶父母去青海湖,再也不用擔心停車難了。”
銷售負責人趙珮君忙得滿頭大汗,卻笑得開心:“今天成交的26單里,有漢族、藏族、回族客戶,大家選車的標準都一樣——要適合家庭、適合青海。”“不管是選車還是生活,咱們的心愿都一樣——日子越過越好。”剛訂完車的回族市民韓先生的話,道出了現(xiàn)場所有人的心聲。
10月3日的大通花兒步行街,“盛世慶國慶 戲韻頌中華”地方戲曲展演如期舉行。戲臺前,各族戲迷聚精會神,時而為劇情鼓掌,時而隨曲調(diào)哼唱;刈謇先笋R占山戴著老花鏡,跟著臺上的唱詞輕輕搖頭:“這些老調(diào)子越聽越有味道,各族人民都愛聽。”同日,城西區(qū)的“小丑狂歡節(jié)”巡游中,滑稽的表演讓各族孩子笑逐顏開,不同民族的小手在互動游戲中緊緊相握,此刻“民族團結一家親”的理念也已深植人心。
。▉碓矗何鲗幫韴螅
















}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