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新聞網(wǎng)·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9月14日,全國首個海拔最高省會馬拉松賽事——2025大美青海高原馬拉松,將在海拔2261米的西寧鳴槍開跑!
來自五湖四海的2萬名跑者將在這幅42.195公里的畫卷上,勾勒出速度與詩意交織、意志與文化融合的秋日軌跡,這不僅是競技的較量,更是一場穿越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視覺漫游和讀懂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”的浪漫之約。
今天,晚報記者就帶您一同走進這幅畫卷中,由城市的自然生態(tài)、人文歷史與現(xiàn)代風貌編織成的“高原最美跑道”。

西寧何以成為高原全馬首城
有了標志性的賽事才能有“高原最美跑道”,在城市馬拉松賽事數(shù)量與規(guī)模持續(xù)增長的“紅海”中,如何找到專屬定位?西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——立足自身地理與資源優(yōu)勢,打造“高原全馬首城”標簽。
本次賽事以2萬人規(guī)模創(chuàng)下西北同類賽事新高,這一數(shù)字不僅是群眾參與熱情的體現(xiàn),更標志著西寧從“半馬之城”向“全馬之城”的跨越;厮2023年,西寧首次舉辦半程馬拉松時,參賽規(guī)模僅1萬人;2024年6月的半馬賽事中,報名人數(shù)激增至3萬,最終1.5萬人參賽,賽道旁擠滿加油的市民,終點線前的歡呼聲此起彼伏……這樣的“火爆場景”,印證了西寧辦賽的群眾基礎,也為此次全馬賽事奠定了底氣。
與東部城市馬拉松相比,西寧的“高原屬性”是天然的差異化優(yōu)勢。2261米的海拔,意味著跑者需應對更低的氧氣含量、更大的體能消耗,這種“挑戰(zhàn)感”成為吸引資深跑者的關鍵;對普通跑者而言,“在高原完成一次全馬”的紀念意義,也讓賽事自帶“吸引力濾鏡”。同時,西寧也沒有辜負這份“高原優(yōu)勢”,從賽道丈量到醫(yī)療保障,從交通管制到文化賦能,西寧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賽事運營體系。
2025大美青海高原馬拉松,西寧已蓄勢待發(fā)!
“一步一景”的“自然人文融合線”
對跑者而言,馬拉松不僅是一場運動,更是“用腳步認識一座城”的深度旅程。高原馬拉松特別在哪里?精心設計的三條賽道,將城市的自然生態(tài)、人文歷史與現(xiàn)代風貌編織成“高原最美跑道”,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在奔跑中讀懂西寧,真正實現(xiàn)“跑過西寧,愛上西寧”。
西寧的全馬賽道,是一條西寧“一步一景”的“自然人文融合線”。從濕地的自然之美,到博物館的歷史之韻;從莫家街的白天煙火,到豹街夜市的活力四射;從秀水路公園的親子之樂,到賽道上的每一份特色演出……西寧把最獨特的自己,融入進42.195公里的賽道里——
賽道從青海體育中心出發(fā),隨即進入唐道637·商圈——這里滿是現(xiàn)代化時尚氣息,每當夜幕降臨,霓虹亮起、商鋪熱鬧,盡顯西寧的都市活力。之后,賽道途經(jīng)西寧的“文化名片”——青海省博物館,館內(nèi)馬家窯文化彩陶靜靜陳列,紋路間訴說著高原文明的厚重,讓奔跑成為與歷史共鳴的過程。再經(jīng)過4A級景區(qū)力盟商業(yè)街,這里聚集著多元業(yè)態(tài),時尚店鋪與特色建筑相映成趣,白日里人流涌動充滿生機,傍晚時分燈光亮起更添幾分精致,是賽道上的活力節(jié)點。隨后到達老牌美食街——莫家街,釀皮、甜醅子等特色小吃香氣滿街,老字號透著市井溫情,這份鮮活煙火氣成了賽道上的獨特慰藉。繼續(xù)前行便抵達人民公園,園內(nèi)綠意仍濃,垂柳輕拂水面,秋菊悄然綻放,詩意盎然的景致為奔跑增添了幾分愜意。緊接著跑進豹街,老巷里飄著烤羊肉的香氣,質(zhì)樸的煙火氣勾勒出西寧的生活本味。再往前,便闖入湟水國家濕地公園的“綠色懷抱”——九月的湟水國家濕地公園,是西寧最動人的模樣。湟水河兩側(cè)的楊林漸漸染上金黃,陽光穿過枝葉灑在跑道上,形成斑駁的光影;清澈的湟水緩緩流淌,偶爾有水鳥掠過水面,激起一圈圈漣漪。最終,跑者穿過拱門沖向終點,一路串聯(lián)起的自然與人文景致,盡顯西寧獨特魅力。
半馬賽道重點串聯(lián)麒麟灣公園、海湖公園、秀水路城市公園,讓跑者在奔跑中感受西寧的自然與人文之美。麒麟灣公園內(nèi),梯級水面層層相疊,園內(nèi)泉眼星羅棋布,清流蜿蜒,美不勝收。海湖公園,以“湖”為核心亮點,開闊湖面與岸邊綠植相映成趣,環(huán)湖步道旁點綴著親水平臺,跑過此處時,微風攜著湖水的濕潤氣息撲面而來,瞬間緩解運動疲憊。秀水路城市公園則充滿“都市綠洲”的愜意,規(guī)整的綠植景觀帶與彩色步道完美融合,公園內(nèi)還藏著小型花境,為半馬賽程增添靈動色彩。
健康跑賽道圍繞共字橋、青海大劇院、海湖廣場等城市新地標展開:共字橋作為交通景觀橋盡顯活力,青海大劇院承載藝術(shù)活動彰顯文化氣質(zhì),海湖廣場是市民休閑勝地,6公里的賽程也適合親子家庭在輕松氛圍中領略西寧的現(xiàn)代化風貌。
當跑者穿越湟水河畔的金黃楊林,途經(jīng)力盟商業(yè)巷的霓虹燈火,最終在青海體育中心沖過終點時,他們收獲的不僅是完賽獎牌,更是與高原對話、與城市共鳴的珍貴記憶。
(來源:西寧晚報)